王安石与《汤坑泉》诗 - 重庆市安徽商会官方网站
重庆市安徽商会
CHONGQING  A.C.C.C

王安石与《汤坑泉》诗

   


“寒泉诗所咏,独此沸如蒸。一气无冬夏,诸阳自发兴。人游不附火,虫出亦疑冰。更忆骊山下,歊然雪满塍。”这是北宋王安石所作的着名的《汤坑泉》诗。多少年来,这首脍炙人口的名诗,传颂古今中外,载诸史册。清康熙版、光绪版《庐江县志》、《巢湖风物志》均有记载。
  王安石(1021—1086)北宋政治家、文学家、思想家。字介甫,号半山,抚州临川(今江西抚州西)人。庆历进士。初知鄞县,借官谷给农民,试图减轻高利贷剥削,有成效。仁宗嘉佑(1056—1063)三年(1058)上万言书,主张改革政治。神宗熙宁二年(1069),被任为参知政事,次年拜相。他积极推行青苗、均输、市易、免役、农田水利等新法,抑制大官僚地主和豪商的特权,以期富国强兵,缓和阶级矛盾。由于保守派固执反对,新政推行迭遭阻碍。熙宁七年辞退;次年再相,九年再辞,退居江宁(今江苏南京),封荆国公,世称荆公。卒谥文。他认为“水旱常数,尧汤所不免”。驳斥保守派所称熙宁七年旱灾是由于新政触怒上天的谬论。又认为历史是变化的,强调“权时之变”,反对因循保守,并传有“天变不足畏,祖宗不足法,人言不足恤”的论点。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、反映社会矛盾之作,体现了他的政治主张和抱负。散文雄健峭拔,为“唐宋八大家”之一。诗歌遵劲清新。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。所着《字说》、《钟山日录》等,多已散失,现存的有《临川集》、《临川集拾遗》、《三经新义》中的《周官新义》残卷,又《老子注》若干条保存于《道藏·彭耜集注》中。
  宋神宗熙宁七年(1074),王安石因改革得罪了朝廷一些权贵,神宗听信谗言,罢免了王安石相位,谪贬到舒州(今安徽省桐城市)任通判(地方官)。在赴任途中,应好友李公麟相邀去游东汤池,春风和煦,山色空蒙。王安石一路观光游景来到了东汤池,在一卖茶的姓吕的老汉茶棚前下马。吕老汉看来者不是一般人物,忙撤出桌凳让座,打开一只铜锁,从箱子里翻出一封口的竹筒,倒出一撮嫩如鹅黄的茶叶放入壶中,随即给王安石斟了一杯茶,只见杯中雾气缭绕不散,一缕兰花的清香扑鼻而来。王安石喝了一口,细细品味,入口沁心。连声叫绝:“好茶!好茶!此茶我尚未喝过,不知此茶何名?产于何地?”旁边一人答道:“此茶名叫云雾茶,产于云雾缭绕的二古尖中的燕窝凹,是当地名贵珍品,吕老汉把你们当作上等的贵客,才拿出来招待你们。”王安石听得如此说,连忙起身称谢。接着,那人又手指前方数十步远的汤坑泉继续做着介绍:“东汤池不仅茶好,还有汤坑泉更值一浴呢!东汤池由汤坑泉而名。古往今来,多少名人、游人、邑人都来此浸泡温泉,用以疗疾。经此泉洗浴,肤色会变得红润光亮,保持青春,终生无病。”
  王安石一边品茶,一边顺着那人手指的方向看去,只见汤坑泉中老翁孺子在天然坑泉中时而沐浴,时而尽情戏耍,场景好不热闹。王安石濯足坑边,跃跃欲试一洗,又怕有失大雅,丢了官人体面。吕老汉见此情景,上前劝道:“既来之,何不一洗为快哉?别把遗憾留下了!”
  王安石为这方老百姓有如此淳朴的民风而感动,便宽衣解带,跳入坑泉中。浸泡不一会,果感全身舒服之极。为答谢吕老汉的香茶之赠和温泉之浴,诗兴所至,命侍官于茶棚前摆开随身携带的文房四宝,铺纸研墨,挥毫书下《汤坑泉》诗一首。
  诗中的“汤坑泉”就是今天的汤池温泉。在汤池镇境内。
  “寒泉诗所咏,独此沸如蒸”中的“寒泉”指冷泉;“此”是指汤坑泉;“沸”就是写温泉水腾涌之状。“蒸”是写液体化为气体上升飞散。这两句是说普天之下,冷水泉比较多,而且赞美冷水泉的诗词也很多,然而,像汤坑泉这样的温泉却不曾多见。汤坑泉水热如沸,可供人浴。你看那汤坑泉中的六眼清泉喷涌,如六条白龙腾
    空飞舞,泉水滚沸,清冽见底。
  “一气无冬夏,诸阳自发兴”中的“诸阳”是指各种阳气。通过温泉水的洗浴,果然有“浴日余波,赐以汤沐,春风灵液,澹荡其间”之感,犹如腾云驾雾,飘然若仙。
  “人游不附火,虫出亦疑冰”是写温泉水乃是天然形成,并非人力所为。汤坑泉不受旱涝和季节影响,出水常温63℃,水温在40℃上下,正适宜人体。具有涌量稳定、水温稳定、化学成分稳定三大优点,可以洁发润肤,浴后精神振奋,倦意顿消。对皮肤病及各种风湿性疾病疗效极佳。
  “更忆骊山下,歊然雪满塍。”句中的“骊山”是指陕西省临潼县东南。山麓有古代着名的华清池温泉,为疗养胜地。“歊然”是热气上腾的样子。“塍”是指田畦。汤坑泉中蒸发出来的蒸气,向四周的田野弥漫,使大地像复盖着一层厚厚的白雪,晶莹剔透,与蓝天下的白云混为一色。诗人是把汤坑泉与骊山的华清池相媲美。据资料记载,我国历史上温泉的利用起源于秦朝,盛行于唐朝。华清池乃是中国温泉的代表作。骊山是秦岭北侧的一个支脉,远望山势如同一匹骏马,故名骊山。骊山温泉喷涌,风景秀丽多姿,吸引了历代王宫贵族。周代、秦代和汉代都曾在此建立离宫。秦时砌石起宇取名“骊山汤”,秦始皇在此浴温泉疗病。到了唐代,皇帝更对其进行大规模扩建,特别是唐玄宗天宝年间修建的宫殿楼阁更为豪华,将温泉发展为池,赐名“华清池”,史载:“汤池凡一十八所,第一是御汤,周环数丈,悉砌以百石,莹彻如玉,面阶隐起鱼龙花鸟之状,四面石坐阶级而下,中有双石白莲,泉眼自瓮石口中涌出,喷注白石莲之”。所中的一个乃唐明皇专为杨贵妃建的芙蓉汤。唐代诗人白居易《长恨歌》中有:“春寒赐浴华清池,温泉水滑洗凝脂。侍儿扶起娇无力,始是新承恩泽时”。不过那时的温泉沐浴只是皇亲国戚、达官贵人所享用,以求达到长生不老、容颜永驻的目的。王安石通过对骊山华清池的回忆和联想,感叹自己官场的失意,人间的一切烦恼,已抛之九霄云外,整个的肉体与灵魂被洗得清静、空灵。像大雪覆盖的田野那样空旷洁白无瑕。
  此诗意味深长,而温泉源远流长,诗是精神的,泉是物质的,王安石的诗与温泉一样永恒,的确不寻常。当年王安石沐浴处,就是现在的汤池温泉出口处。那汩汩流出的温泉,似一首永无休止的奏鸣曲,吟唱着诗人的豪情与伟业。
  当代邑人花茂然有《汤坑泉怀古兼吊王安石》诗:“濯足汤坑吊荆公,高山仰目影瞳瞳。文思唐宋名前列,法立规章显异功。自古标新难入众,从来合欲易相容。谪舒通判凄凉甚,留有佳篇振古风。”
  王安石洗罢温泉澡,又来到汤池白云山上的二古峰,触景生情,感慨万千,特为张良衣冠冢赋诗一首:“汉业存亡仰俯中,留侯于此每从容。固陵始议韩彭地,复道方图雍齿封。”以颂扬张良对汉业存亡的作用及其从容气度。
  游罢二古峰以后,便顺道赴舒州上任,时年已经53岁了。

  据《桐城县志》载,北宋仁宗皇佑年间(1049—1054),桐城属舒州。王安石任舒州通叛,嫌其地僻,称为荒州。初到任时,有诗云:“行问啬夫多不记,坐论公瑾少能谈。只愁地僻无宾客,旧学从谁得指南?”【啬夫,指汉代朱邑,舒人,初为桐乡啬夫(即小吏),居官廉正,举为贤良,任北海太守、大司农,有惠政,吏民敬之。卒后,葬桐乡,立祠祭祀。公瑾,指三国周瑜,也是舒人。】王安石的这首诗实质上对庐江汉文化的赞赏,对桐乡文化的谪贬,他以为对前代名人史实都不甚了解,说明文人学士很少。后来则出现“桐城派”,成为文人汇集之地。王安石常用桐乡表示舒州,如晚年受封舒国公时,有诗云:“开国桐乡已白头,国人谁复记前游?”又云:“桐乡山远复川长,紫翠连城碧满隍。今日桐乡能爱我,当时我自爱桐乡”。
  王安石对巢湖情有独钟,现今巢湖大地上遗存的与王安石有关的胜迹颇多。在王安石的《临川集》中载有《题乌江项王庙》诗曰:“百战疲劳壮士哀,中原一败势难回。江东子弟今犹在,肯为君王卷土来?”更有王安石游览褒禅山时写下的不朽名篇《游褒禅山记》,流传千古,令人叹为观止。


商会地址:重庆市江北区观鸿大道小苑一村33号(观音桥商圈燃气大厦附近)
联系电话: 18623540551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商会座机:023-8655069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