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徽州歙砚、广东端砚、甘肃洮砚、河南澄泥砚,并称我国四大名砚。四大名砚都出现在唐代。歙砚因取石于古歙州的婺源县(唐改新安郡为歙州)龙尾山武溪,因而又称“龙尾砚”。唐开元年间(714-741),因猎人叶氏逐兽至婺源长城里,“见叠石莹洁,携归刻粗成砚”,发现这种石头温润超过端石。叶氏后人遂以礼赠与县令,于是开始相传天下。
2.歙砚始于唐代中期,但获得较大的发展是在五代,这与南唐建都金陵有密切的关系。清初汪士铉”’《龙尾石辨》中说:南唐元宗李异精意翰墨,当时的歙州牧守以龙尾砚贡献,并推荐了卓有实力的歙州砚工李少微”,元宗赏识之余,封他为砚官,并安排周全做其助手,在歙州设置了砚务,专门为皇家制造贡砚。李煜尝说:“澄心堂纸、李廷硅墨、龙尾砚三者为天下之冠!”这一时期龙尾砚也达到了鼎盛时期。直至南宋,歙砚的生产规模依然势头不减。元宗的雅好到了孙儿李煜,有过之而无不及。后主耽于文墨,迷恋徽州文房之宝,不幸酿成灭顶之灾,可谓千古雅玩趣事。
3.龙尾石的发现和开发利用,为徽州文具手工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与生机。但由于取石手段较为落后,更由于朝代更替、私采乱挖,无计划的短期行为等,造成资源浪费和持续开采的难度,致使本来能产优质砚石的砚山、砚坑无石可取。因而歙砚矿山、矿坑的遴选屡有变更或新的发现,能够刻砚的矿石除婺源之外,徽州其他区县如歙县、祁门等地也曾有过,但都不及婺源。
4.砚矿近地开采石质不理想,深度开采技术上难度较大,代价高昂。据《婺源县志》记载:南宋景炎二年(1277)婺源县令汪月山,发动几个村的劳力挖掘砚石,结果“石尽山颓,压死数人乃已”。旧坑湮没后,又开挖了紫足坑,经年累月,愈挖愈深,同样因为没有防范和保护措施,至元代惠宗至元五年(1399),悲剧再度重演,紫足坑的塌陷是歙砚史上最大的天灾人祸。此后历代开采大受影响,元末至明每年额贡中的歙砚也被免征,直到乾隆朝,徽州歙砚又在三贡中出现:“每贡砚贰份,陆方者肆匣,贰方者贰匣,共贰拾捌方。”就歙砚一项,每年三贡达84方。程瑶田(1725—1814)在《征砚》一文中记载了他在乾隆四十二年(1777)于京受命归歙,采龙尾石琢砚,供方物之贡这一史实。元末至清初几个世纪,歙砚的开采处于零星状态之中。乾隆朝虽然再度开采,但此后不久又陷入困难,兵荒马乱的清末民国更是无力开挖,较有规模的开采直到新中国成立后的1963年才正式恢复。所以备受人们珍爱的龙尾歙砚,以其难得的身价,更使得这种美丽的石头笼罩了一层神秘的面纱。
责任编辑:汪琼 来源:中国文化网